九世
古典架空
几场秋雨过后,百花凋谢,万木枯黄,天地肃杀。陈国也在这场秋雨中失去了国之脊梁。举国皆悲,都城尉京沉浸在一片哀乐之中,入目皆是缟素。卜青玉将马车停在城门口,抬头望着城楼上挂起的条条巨大丧幡,从城 九世全文免费阅读_九世全文阅读免费试读 几场秋雨过后,百花凋谢,万木枯黄,天地肃杀。陈国也在这场秋雨中失去了国之脊梁。 举国皆悲,都城尉京沉浸在一片哀乐之中,入目皆是缟素。 卜青玉将马车停在城门口,抬头望着城楼上挂起的条条巨大丧幡,从城楼直垂地面。 守城的城门卫身着丧服,面容哀戚。进出城的百姓扎着孝布,垂头耷耳,愁容满面,眼眶通红。即便是总角孩童,也趴在父亲肩头苦着一张脸,没有一点笑容。 卜青玉深深叹息一声,赶着马车进城。 城门卫将她拦下来,把两块孝布分别系在马头、马车上,又递给她一块孝布,看着她扎在腰上才放行。 皇帝驾崩也没听说这么严苛,往来客商都必须戴孝的。还要求举国哀悼,全城披麻戴孝一个月。 这得多受国君恩宠,百姓爱戴! 马车穿过宽阔的街道,两边的店铺都挂着白灯笼,扯着丧幡,伙计客人没一个展颜的。若不是头顶太阳,卜青玉要认为自己来到阴曹地府了。 是不是太夸张了? 来京路上,听到许多关于这位慕相国的传闻事迹。文韬武略,出将入相,陈国四朝元老,受四代国君尊敬,配享太庙,誉满天下,门生弟子无数,但是丧事不至于压过历代国君。 百姓是真心哀悼,还是慑于皇权禁令? 卜青玉赶着马车不紧不慢地朝相国府去,远远就听到哀乐和哭声,府前大街上前来拜祭之人络绎不绝,有皇亲国戚,也有平头百姓。 卜青玉着实被震撼到了。 马车驶不进去,停在了街口路边,她下车走过去。 相国府门前的年轻人未问来者身份,直接领着她前去灵堂。 灵堂内外一片素白孝衣之人,哭声一浪高过一浪。 卜青玉准备步入灵堂,年轻人伸手拦下她,礼貌恭谨道:“姑娘且在这里吊唁吧!” 灵堂内外自是亲疏之别。 卜青玉从手上取下一枚戒指递给年轻人:“拿给你家老太爷老夫人,说是故人前来。” 年轻人好奇地打量卜青玉,只身一人,并无长辈在侧,满心狐疑,二八年纪竟称是老太爷老夫人的故人? 戒指上的翡翠艳绿夺目,质地细腻均匀,是上等的好东西,镶嵌翡翠的金边做工极其精巧,祥云纹路奇特。 年轻人瞧清楚后,当即大惊,小心接过戒指,忙命人请卜青玉到一旁厅中歇坐,拿着戒指就跑进灵堂里。 卜青玉刚在茶厅坐下,年轻人就领着两位年近古稀的老人过来,一瞧见卜青玉的容貌,面惊失色。 老太爷尚能够自持,老夫人已经湿了眼眶,在晚辈搀扶下蹒跚走到跟前来,将卜青玉上下仔细瞧了瞧。幼时的记忆已经模糊不清,但是府中画像却时常看到,简直一模一样。 “您当真是……青玉姑姑?”老夫人不敢置信,六十年过去了,面前人还是少女容颜。 卜青玉点点头,笑了下道:“我离家的时候,媛儿你尚且是个小女孩儿,如今却将入古稀。” 一声媛儿,让老夫人确信面前之人是六十年前逃婚出走的小姑姑,媛儿这个名字已经几十年没人喊了,知道她这乳名的人,早已埋骨黄泉多年。 “姑姑真的成了神仙。”老夫人喜极而泣,激动地站不稳脚,晚辈搀扶她到一旁坐下,轻声安慰。 老太爷也感慨:“叔父常说卜家姑姑去做神仙了,晚辈们都认为叔父是思念卜家姑姑过甚自我开解安慰,原来竟是真的,只是……” 老太爷一声长叹,朝厅外望去,灵堂就设在不远处,前来吊唁拜祭之人不绝。 终是晚来了一步。 七日前卜青玉准备来尘世走一趟,离开了常年修习的天筇山。回到故里冉州后,听说卜、慕两家举家搬入国都尉京,从老人口中听到了这几十年两家的不少事。 从冉州到尉京一路,她有意无意也打听了,自当年她逃婚后,慕逾赴京科考,一考成名,一生仕途顺遂,升官加爵,年纪轻轻就做了帝师。 最可贵的是他未有因她逃婚怨恨卜家半分,反而帮扶卜家,助卜家满门富贵。 百姓们津津乐道的除了慕逾的仁义功德,更有慕逾的痴情,而她就成了百姓们口中不识好歹的姑娘。 她愈发想见一见这位慕相国。 却不想也正是七日前,这位慕相国慕逾——她六十年前的未婚夫——寿终正寝,安然离世。 “是我负了他。”卜青玉心生愧疚。 “叔父未怪姑姑半分,临终前还念叨姑姑,说姑姑终有一日会回来,并留下遗书遗物。”老太爷命厅内晚辈去将东西取来。 那是一个精致小巧的锦盒,锦盒扣子上雕刻细细的云纹。 打开锦盒,里面是一枚血玉扣压着一封遗书。 卜青玉拿起血玉扣瞧了瞧,血玉通体殷红,迎着光清晰可见条条血丝,像极人体血脉。 她拆开遗书,遗书很厚,十几页,她细细看起来。 厅内或坐或站十几人,无一人敢发声,静静瞧着她,只有厅外的哀乐和哭丧的声音交杂。 卜青玉一口气将遗书读完,面色未改,内心却已经翻江倒海。 她静坐许久,喝了两盏茶才从遗书中走出来,心中稍稍平静,将遗书重新折好放回锦盒中,重新扣上。 老太爷此时方谨慎道:“姑姑若有需要,尽管吩咐晚辈们。” 卜青玉摆摆手,瞧着厅内的人,唯一的亲人便是眼前这个嫁入慕家的侄女,如今也老态龙钟,病痛缠身,没了几年光景。 最年轻的后生已经是曾孙辈,看着比她还大上几岁。忽然间觉得,人长生不老,也未必是件好事。 她站起身道:“我去拜祭慕相国。”走出茶厅。 灵堂内一片嘤嘤哭泣之声,卜青玉在灵堂正中间停下步子,心情无比沉重,最后深呼吸一口走过去,慕家晚辈递上香。她借着白烛点燃,对着棺椁三拜。 心中有无数疑问。 那封遗书虽长,但对于漫长的前七世,也只是一个简略概括,许多事情都没有说清,最起码他们为何会有这八世相遇都没有提。 只是如今,慕逾已经作古,无人可问,来世会不会相遇不得而知,唯一能够找寻答案的方式,就是去寻他七世墓葬。 卜青玉在慕家一直到慕逾出殡。慕家晚辈对她恭敬有加,无半分怠慢,她深深感到这六十年她在慕逾的心中是怎样的存在。 待七七过后,她与老太爷和老夫人辞行,只身踏上寻找慕逾前七世的墓葬,也是寻找他们两人的前七世。 两位老人挽留不住,在晚辈搀扶下将她送到城门口,晚辈们更将她送到城外三十里长亭。 “姑祖母何时回?”慕家晚辈关心询问。 卜青玉摇摇头,也许得知前七世一切会回来看一眼,也许不再回来,毕竟回来时不知多少年后,媛儿都不在了,和这一群小辈一起着实没意思,还不如回天筇山和那帮老家伙喝茶。 他扫了眼一群送别的慕家和卜家晚生,目光落在最年轻的青年身上,他是穆家后辈,媛儿说他长得最像慕逾。 慕逾年轻时也是英俊风流,温润儒雅,一派正人君子,并非传言那般不堪。 不知道当年那些传言从哪里来的,现在追究起来也没有意义。 卜青玉说了几句勉励晚辈的话,带着锦盒,赶着马车前往遗书中提到距离最近的熙国国都烟城。 晌午时分,马车在一个路边面摊前停下,卜青玉向店家要了一碗羊肉面,吃得正香,不知从哪里走来一个少年,站在桌边眼巴巴地看着她面前的汤面。 少年衣衫破旧,蓬头垢面,舔着双唇,双手在身前不安地绞着衣边,肚子恰时“咕噜咕噜”叫了两声。少年窘迫地揉了下肚子。 卜青玉顿了顿,笑了声让店家又端来一碗羊肉面,推到少年面前。 “吃吧,不够再加。” 少年咽了咽口水,冲卜青玉傻笑一声:“谢谢姐姐。”坐下来抓起竹筷狼吞虎咽,须臾一大碗羊肉面连一口汤都不剩。 卜青玉惊得瞪大了眼,低头看一眼自己碗里的面,自己好像才吃第三口,这少年是怎么做到一口气把头大的一碗面吃完的? 割开脖子往里倒的吗? 少年羞涩一笑,将空碗推到桌子正中,怯懦道:“我还想要一碗。” 卜青玉脑子还是懵的,傻傻地点头,招手让店家再来一碗。 这一次她盯着少年,想看他是怎么将一碗面一口气吃没了的。少年这次却细嚼慢咽,吃得很规矩,像个极有家教礼仪的小公子。 第一碗吃饱了吧? 卜青玉吃完,少年还剩下半碗,望着她小声歉意道:“我吃不下了,要浪费了。” “没关系。”卜青玉结了账,走向马车。少年垂首跟在她身后。 “还要什么?”卜青玉坐上马车问。 少年支吾两声,指了指马车问:“姐姐,我可以搭你的马车吗?” “你要去哪儿?顺路的话,我可以捎你一段。” “熙国烟城。” 那倒是巧了。 卜青玉将少年打量一番,问:“你去烟城做什么?” “寻亲。”少年低垂眉眼,声音几分哽咽,“我小时候与爹娘走散,捡到我的人说我幼时说话口音像熙国人。”话没说完眼眶就红了,眼泪打转,模样可怜。 卜青玉当即心软了,带上他也就是顺手的事,但是对少年来说,这样一路乞讨到熙国烟城,不知道何年何月。少年也算乖巧,不会有什么麻烦,一路上也能说说话解个闷。 “上车吧。” 少年愣了下,似没想到卜青玉会答应这么爽快,惊愕看她一眼,卜青玉朝身侧位置示意一眼,少年立即眉开眼笑:“多谢姐姐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