木子金三
前往首页 搜索小说 我的书架 个人中心
木子金三
VIP签约作家
作品数量 6
累计创作 0万字
科举养崽日常
科举养崽日常
军事
今夏发大水,有流民逃难至奉山村,杜老二的小儿子贪恋美色,领回家一对孤儿寡母。杜老二一家闹翻了天,混乱中俏寡妇吐血身亡,杜家小儿子也被吓晕过去。杜长兰穿过来之后,面对着一群衙役,确诊俏寡妇是病重而亡后,杜家人松了口气,然而看见可怜的小豆丁,杜家人又沉默了…杜长兰被迫喜当爹,不过回忆起原主上过两年学,杜长兰理了理衣袖,拿起书本。不巧穿越前,他正是研究科举史的。挣点小钱支撑念书,就是小崽子太粘他。杜长兰顺手呼噜一把便宜儿子的呆毛。后来杜长兰科举入仕,官场周旋,日子过得顺心顺意,结果某天杜长兰发现便宜儿子跟他顶头上司越长越像……——崽崽课堂开课啦⊙v⊙崽崽推推不存在的眼镜:跟窝念,我爹叫杜长【chang】兰~以及这是一本言情文,有女主哒。*
2024年02月12日更新
0万字
大佬穿成炮灰后(快穿)
大佬穿成炮灰后(快穿)
军事
大佬穿成炮灰后,改写人生。——抚养弟妹的老实人大姐【已完结】刻薄的伯府表姑娘【进行ing】玛丽苏的反派他娘退婚流的未婚妻替嫁庶妹被吃绝户的富家女*推一下预收《婢女求生日常》武宣侯世子晏临玉,清冷孤寂,颇有才干,然长年宿在别院,冷面示人。时屿刚穿过来时被押在他的脚下,身为婢女却给主子下迷情香,时屿知晓缘由后,两眼一黑。回忆原主记忆中的晏世子,时屿咬咬牙:“事已至此,奴婢无悔,只求世子给个痛快。”她赌对了,时屿留在别院却满身骂名。她一边暗搓搓洗白,世子指哪她打哪,完全是情根深种。一边偷偷攒钱,为开溜做好经济准备。适逢藩王造反,晏临玉浑身浴血助天子脱身,他却被困险境,身有刀伤,后有追兵。时屿斗胆夺了晏临玉衣袍,孤身冲进山林,再无消息。那一日,上京最矜贵冷淡的晏世子红了眼,几近疯魔。*一年后,江南小镇横空出世一座欢喜阁,花样层出不穷,引无数看客竞奔之。时屿笑眯了眼,然而乐极生悲。阁楼被重兵包围,时屿看着愈发丰伟的男子,每一步都踩在她心尖。“吾此来有两件事,其一,逮捕府中逃奴。其二,迎娶世子妃。你选一个?”时屿:………*
2023年06月30日更新
0万字
炮灰小地主靠科举改命
炮灰小地主靠科举改命
其他类型
2023年05月04日更新
0万字
穿越古代考科举
穿越古代考科举
都市现言
自从立夏后,天就热了起来,苍翠的树叶在阳光下尽情舒展,忽然一声轻响,树干上落了几只小麻雀,然而还没叫上两声,一群孩子呼啦啦跑来,刚刚落下的麻雀急吼吼地扑棱着翅膀飞走了。一水的冲天辫,麻褂子和短 穿越古代考科举全文免费阅读_穿越古代考科举全文阅读免费试读 自从立夏后,天就热了起来,苍翠的树叶在阳光下尽情舒展,忽然一声轻响,树干上落了几只小麻雀,然而还没叫上两声,一群孩子呼啦啦跑来,刚刚落下的麻雀急吼吼地扑棱着翅膀飞走了。 一水的冲天辫,麻褂子和短裤衩,最后面的小孩还挂着两管鼻涕,用手一揩甩到了地上… 等到日头升到正空,这群孩子才恋恋不舍的各回各家。 程家院子的上空升起了炊烟,五岁的程青良偷偷推开院门,刚溜进院子就碰到了一堵肉墙。 他抬起头,吸了吸鼻涕讨好笑:“奶奶。” 老陈氏脸上皱纹漫布,看着程青良衣服上的泥土和草汁,面色一沉。四媳妇吴氏立刻跑了过来,抓起程青良拍了两下屁股,虎着脸道:“你在外面耍野了,非要饭点了才回来。” 她一边训儿子,一边偷偷观察婆婆,老陈氏没吭声,但表情也没见多生气,吴氏就半训半提着小儿子回了屋。 程青言刚在后院喂了鸡,一回来就看到这一幕,他目光顿了顿,随后朝井边去打水洗手。老陈氏的目光略过他,扫了一遍院子里忙活的其他人,本来到饭点松懈的众人又绷紧了些。 今日是二房的郑氏做午饭,不多时她就端着饭从厨房里出来。还忙活的人都放下手边事,净手后进入堂屋。 整间堂屋很大,又宽敞又明亮,屋内摆着三张八仙桌也不显拥挤。程家不止堂屋,整个院子的占地都很大,分有前院和后院,估摸着有二百六十多个平方,在整个村子里都算上佳。 然而程家的院子大,人口却也多。程家至今未分家,祖孙三代加起来足有二十二口人。刨除前后院,正堂,厨房和杂物间,真正住人的屋子并不宽裕。 堂屋里人多,但是却并不嘈杂。因着家里人口多,这些年又攒了些家底,爷爷程长泰和奶奶老陈氏就觉得该立些规矩,对家里小辈也管的比同龄人严。 这会儿大人们在吃饭说话,孙辈们就得保持安静,否则闹哄哄不像话。 堂屋里三张八仙桌坐的人也有讲究,程长泰和老妻跟大房一家坐一桌。二三四房的大人们坐一桌,再拎两个年纪大点的小子过去,剩下的小辈们坐一桌。 时人讲究上位,所以小辈那桌的上位经常轮流坐一个大人。程青言跟四房的程青良坐一张条凳,其他女孩刚好两两凑对,吴氏已经给程青良重新换了一身干净衣裳,手脸洗的干净。一桌人吃饭都还算安静,只有程青良偶尔会弄出一点声响,不过可以忽略。 午饭很简单,是加了野菜红薯和高粱的稀粥,桌子中间摆着一碗水煮野菜和一碗咸菜。 他奶奶经常念叨,以前人家一天只吃两顿,现在他们一天吃三顿,要知足要惜福。 程青言又夹了一块咸菜,伴着咸味儿很快把粥吃完了。这时其他人差不多都落筷了,女孩们负责收拾碗筷。程青良从凳子上下来,牵着程青言的手,“五哥,我们去院子里玩吧。” 家里孙辈太多了,几房的小子们按年纪排序,女孩们另外单排,不混在一起。 程青言摇了摇头,赶在程青良闹腾前又拍了拍他的后背以做安抚。于是小孩儿就靠在程青言身上,扯着程青言的袖子玩。程青言听大人们说话,没注意到隔壁桌的杨氏不满的瞪了他一眼。 程长泰点了一杆旱烟,克制着吧嗒了一口,吐出一缕烟雾,他看向大儿子:“秧苗育好了吧。” 程大点头:“明儿就能插秧了。” 程长泰看着屋里的孙辈,目光在程青言和程青良身上多停留了一会儿,“插秧不费事,让几个大的小子去就行了,丫头们顾着家里。” 程青言下意识想到,守家里也不是轻松活,洗衣服做饭,喂鸡喂鸭砍猪草等等,要想鸡鸭下蛋就得整点好的,至少得寻摸些蚯蚓蜗牛之类的饲料。他一向是把喂鸡鸭的活揽了,喂猪可以分担一半走,这样家里的姐妹就轻松许多。 程青言想着之后两天去哪里找蚯蚓,没想到郑氏忽然叫他。 程青言愣愣抬头。 郑氏笑道:“我记得去年小五第一次下地插秧,哎哟哟,那可娇贵的,叫蚂蟥吓的蹦起来。” 程青言脸皮一下子涨红了,不知道说什么好。 堂屋里的气氛也变得怪异,程长泰皱着眉连旱烟都不抽了,程二没好气道:“好端端说这个干什么。” 郑氏还是笑模样,“就是突然想起来像小五那样的很少见,所以觉得好笑。你看咱们村里,哪家小子会被蚂蟥吓到了。”她盯着杨氏,“你说是不是啊,三弟妹。” 杨氏讪讪。 老陈氏黑了脸,“吃饱了就去织布,整日闲得慌。” 她把几个儿媳妇带离堂屋,程长泰又说起农事,无人再关注程青言。 程青良仰头小声道:“五哥,你耳朵好红。” 程青言手指蜷缩,“刚吃了饭有点热。” “喔。”程青良应了一声,过了会儿他又低声问:“现在你还怕蚂蟥吗?” 若不是程青良眼神清澈,程青言都要以为对方在笑话他。 程青言摇头,程青良嘻嘻笑:“蚂蟥不可怕,我都能捏死它。” 程青言没作声。 等到大人们聊完了,四房人各回各屋。 下午时候,壮年去田里锄草,程长泰跑去自家水田看了看,回来时又去看了看秧苗,家里的小子们去打猪草,借着这个机会他们都会在山上多玩会儿。 而家里的女人和女孩们则是织布,缝缝补补,打络子,反正总是有活的。程青言又抱着一个破罐子出门挖蚯蚓。 程家的子嗣很兴旺,孙辈里除了现有的小子和丫头,早年还夭折又流了几个,但饶是如此,程家的孩子也是村子里最多的,惹来不少村里人羡慕。程长泰和老陈氏也一直暗暗自得。 程青言平日靠着养好鸡鸭,不时能得到一个老陈氏奖励给他的水煮蛋。他留半个,另外半个会分出去,但这样他娘还是不满。 黄昏时候,老陈氏叫停,对郑氏道:“你去做晚饭。” 郑氏张口想反驳,对上婆婆犀利的目光,她又蔫了。 老陈氏也回了屋。 吴氏见状也跟着回屋休息。程家只有一台织布机,下午时候由郑氏操作,其他妯娌都在缝补。 杨氏并不觉得累,但她心里怄得慌。 晚上时候,杨氏跟丈夫一通抱怨,絮絮叨叨一大堆听的程三脑壳晕,他含含糊糊应着随时都要睡过去。 杨氏扯着被子:“早知道长大是这么个玩意儿,还不如当初病死了算了。” 半梦半醒的程三一下子惊醒,他冷下脸:“你这是当娘说的话吗。” 杨氏也怒了:“难道我说错了,这几年他糟蹋多少钱了。看着是个带把儿的,比个丫头还没用,你看我们抱容下地时娇气不。” 程三被噎的说不出话,被子一拉睡觉了。 他觉得青言很乖,又懂事又听话,除了身体不太好几乎没缺点,但是妻子总是看小儿子不顺眼。 隔间的程抱容听着亲娘数落弟弟,再次庆幸弟弟听不到,不然弟弟多难受。 而当事人虽然没听到,但也猜了个七八。 程青言跟他大哥住一个屋,程青锦躺在床上呼呼大睡,不一会儿传来了呼噜声,程青言自动屏蔽,侧躺在床上面墙发呆。 蚂蟥那事并非他娇气,只是猝不及防接触才失态了。没想到二伯母一直抓着不放,时不时要刺一刺他,顺便膈应他娘。 程青言上辈子的名字叫程叙言,是他最敬重的老院长为他取的名,他因为生下来带病被扔弃在路边,后来有好心路人报警把他送去公安局,可惜扔他的地儿太偏僻,自然也没有监控,警察一时找不到他的双亲,就把他送去了福利院。 他磕磕绊绊长大,身边的孩子陆陆续续被领养,只有他被剩下来了。老院长总是怜爱又带着悲伤地看着他。院里其他大人同情他,也只是同情,偶尔给他一把糖,多的做不了,每个人都不容易。 程青言如今回想起来,觉得那段时光也不错,现代的福利院并不需要孩子们干农活,时不时沾荤腥,还能看电视看故事书,还有糖吃。最后他生命止于十三岁。临死前,程青言想的是幸好他走在老院长身后,也算为老院长送终了。 再次有意识的时候,程青言都是懵的,后来他才明白他可能是穿越了。福利院里有位叔叔特别喜欢看小说,带着他也了解了一些。 他有了家人,有了新名字,开心坏了。但很快他就发现不对劲。 这一世的母亲私下里极为厌恶他,父亲大剌剌不管家里事,只闷头干地里活。爷爷奶奶有太多的孙子孙女,最稀罕和看重的是大房长孙和长孙女。更糟糕的是他的身体仍然不好,经常生病。 而父母对于救治他很是平淡,赤脚大夫抓点药,能活就活不能活就算了,反正不差他这一个。 好几次程青言都以为自己快死了,但又凭着一股莫名强烈的求生欲撑下来。 眼睛睁久了有些酸,程青言闭上眼,脑中不受控制的想起了他四岁那年的夏日,那是他病的最重的一回,浑身滚烫,但杨氏冷漠的声音让他心底遍凉,她说:“又发热了还治什么治,又不是大少爷,惯的他。” “看命呗,老天爷要收了他,我能怎么办。” 程青言倏地攥紧手,眼中映出无边黑夜,良久,他重新闭上眼,不多时屋里多了一道平缓的呼吸声。
2023年01月11日更新
0万字
古代科举之路
古代科举之路
都市
天正六年,初夏。今儿逢五,一大早长宁镇上就涌入了附近村子来赶集的乡民,人声、家禽声、狗吠声鸟鸣声混合在一起,把小小的镇子弄得热热闹闹。长宁镇镇上的人口有四千多人,是沂溪县下人口最多的一个小镇。因而县太 古代科举之路全文免费阅读_古代科举之路全文阅读免费试读 天正六年,初夏。今儿逢五,一大早长宁镇上就涌入了附近村子来赶集的乡民,人声、家禽声、狗吠声鸟鸣声混合在一起,把小小的镇子弄得热热闹闹。长宁镇镇上的人口有四千多人,是沂溪县下人口最多的一个小镇。因而县太爷也较为重视此地,把小镇的街道规划得很好,特意分了安静舒适的住宅区,和专门供周围乡邻赶集和本地商贩售卖东西的商业区,还命人拓宽了街道,用青石板铺成,下雨天也不会泥泞不堪。而住在住宅区那边的多是地主乡绅和经济较好的人家,以及需要幽静的私塾。此刻,私塾里孩童们朗朗的读书声透过窗棂缓缓传向远处,直到被集市上的喧闹声淹没下去。新鲜出炉的蒸饼冒着甜丝丝的热气,引得路过的人群放缓了脚步。小孩儿缠着大人要买,得了蒸饼后高兴极了,不经意跟斜对面豆腐摊子的孩子对上视线,得意地抬了抬下巴。“遇儿,怎么了?”正在给人装豆腐的妇人收了铜钱,看向了身旁凳子上坐着的男孩。小孩儿身形瘦弱,头发垂髫,穿着棉布做的短衣长裤,估摸着五岁左右。然而实际上,秦遇已经七岁了。听到妇人的询问,秦遇摇了摇头,“娘,没什么。”后面又有人买豆腐,妇人只好收回了视线,她麻利的划了一块豆腐给人装碗里,又迅速打了一碗豆浆,一共四文钱。巴掌大的豆腐三文钱一块,豆浆一文钱一碗,来买豆腐或者打豆浆的人自己带碗。秦遇就在旁边安静看着,偶尔妇人忙不过来,他就上前帮忙。镇上来来往往都是那么些人,几年下来,大多混了个脸熟,看到秦遇还跟他说笑两句,秦遇乖巧应答。直到午时,摊子上的豆腐豆浆全都卖完了,妇人简单地收拾一番,然后摸摸秦遇的小脸,“遇儿是不是饿了,娘给你做饭去。”秦遇乖乖跟在她身边,往后面走去。这个小小的铺子后面设有住房,作坊,一小块活动区域做院子,茅房,挤得满满当当,秦遇就在这个小小的院子里待了七年。他闭上眼睛都可以在这个小地方走动,不会磕着碰着。妇人拿了一块豆糕给儿子,让他在院子里玩,然后赶紧进了作坊旁边加盖的小厨房忙活。秦遇拿着豆糕没有吃,喉咙间有点痒,他缓一缓,不知不觉想起了他的过往。他原是现代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,意外身亡后穿来了这里。幸好在现代他也没什么在意的人。他母亲去世后,亲爸就成了后爸,他们父子早就没了情分。外婆和爷奶那边也有好几个孙子孙女,他毫无存在感。但穿到古代,境况也不怎么好,他是胎穿,早产生下来,五岁以前就没断过药。更糟糕的是,秦遇这一世的父亲,爷爷奶奶都去得早,他是被他娘独自辛苦带大。他以前生一次病,他娘就日夜守着他,差点哭瞎了眼,母子俩都好像在渡劫。这让秦遇又震撼又动容。他努力配合治疗,无视药汤苦涩,顽强的活了下来。现在他只是比同龄人瘦小一点,身体已经没问题了。他想事情想得入神,直到手中感觉一阵黏腻,手里的豆糕边缘有些化了,他甩了甩脑袋,把乱七八糟的想法甩出去,小口小口吃着糕点。他环视一圈,还好秦家留下了这么一间豆腐铺子,如果在乡下,靠种地为生,秦遇也不用挣扎了,早死早超生,还不用带累他娘。想到张氏,秦遇皱着的一张小脸出现了笑意。他把一块豆糕吃完,跑到厨房门口张望。张氏一身荆钗布衣,腰间束着围裙,秦遇一出现,她就看到了,笑道:“遇儿,厨房热,你去院子里等着。”“娘,我洗手。”他把手摊开给张氏看。张氏舀了一瓢温水在木盆里,给他端到厨房门外的小凳子上,秦遇弯下腰认真清洗。过了一会儿,张氏出来匆匆进了住房,把一张四仙桌搬出来,秦遇跟着摆凳子。四仙桌可以看做缩小版的八仙桌,每面只能坐一个人,对于秦家来说却是刚好。地方狭窄,没有多余的地方再作大堂,不下雨的时候,他们母子俩就在院子里吃饭,下雨天就去作坊里吃饭。饭菜上桌,一碗煮泥鳅,一碗肉沫蒸蛋,还有一碗油渣炒青菜。以及张氏面前放着的一碗早上特意留下来的红薯饭。秦遇人小,吃了蛋羹和泥鳅就差不多饱了。她吃红薯饭和青菜,油渣就算开荤腥了。不过秦遇不依着她,他稳稳夹住泥鳅肉往张氏碗里放,张氏拦着碗沿:“遇儿乖,这是给你补身子吃的。”她也是听大夫说,泥鳅是补物,很适合体弱的人吃,她就跟来铺子里买豆腐的农户商量,以物换物。秦遇看着她:“娘不吃,我也不吃。”秦家没有买驴,每天磨豆子做豆腐都是他娘一个人干,如此大的体力消耗,不沾荤腥怎么行。以前秦遇说这话的时候,张氏不信,小孩子哪有不嘴馋的,说说就过了,谁知道秦遇真的忍得住,张氏无法,只好依了他。她看着碗里冒尖的泥鳅肉,忙说够了,秦遇这才作罢,低下头吃东西。张氏垂下眼,心里又涩又甜。这么懂事孝顺的孩子,以后一定要健健康康才好。午后是难得的休息时间,张氏会去睡一会儿,她每天寅时,也就是凌晨三点就要起来准备。把浸泡好的豆子舀进磨盘里磨,这是最费时间和功夫的,等到豆子磨成浆,又要滤浆,这样子是为了把豆腐渣和豆浆分离开。随后烧火烹煮过滤好的豆浆,煮好之后点卤,这是个精细活儿。卤水多点一下,豆腐就会少一块。若是再多点几下,豆腐会发黑有毒,自然也就不能要了。而卤水少了,少一点还好,做成嫩豆腐卖,但若是少太多,就会不成型。点卤时还要不停搅拌着,直到看到豆腐花。随后把豆腐花用纱布包裹,放入木板上,上面再放一块拇指厚的木盖子,上压20公斤的重物,等候两刻钟压制成型。这样一板豆腐差不多就做好了,如此循环,直到做够上午售卖的量。辰时两刻,早上七点半,张氏把刚做好的豆腐搬到铺子上售卖,陆陆续续就有人来买了。她从凌晨三点到早上七点半能做六板豆腐,一板能划9块,每块3文钱,约摸六两重,如果遇上要嫩豆腐的,价钱是一样的,但重量会多一些,因为嫩豆腐含水多,不过大体上不会差。豆腐能有162文钱,再加上豆浆的收入,每天能有近200文的进项。豆腐铺子是自家的,这部分成本可以省下。时下一斤大豆两文钱,一斤大豆可以做出2.3——2.6斤豆腐,一板豆腐约摸五斤半,那么需要大豆两斤二两,刨除做豆浆所用,一板豆腐要用两斤半的大豆,即5文钱。一板豆腐划成9块,每块3文钱,可卖27文钱,除去成本,盈利22文钱。每天六板,豆腐132文钱,加豆浆纯盈利能有160文钱左右。这是张氏平时的收入,如果遇到赶集,她在经过短暂的午休后,下午又会接着继续磨豆子做豆腐,因为赶集的时候,周围的农户早早把豆腐买走了,镇上有些人家没买到,下午自然会来买。不过一般做两板,豆腐这东西讲究新鲜,隔了夜就变味了。两板豆腐也有54文钱。刨除成本,能赚四十四文钱。长宁镇一个月每五天赶一次集,一个月下来,张氏卖豆腐能赚五两银子。一年就是六十两银子。听起来很多,然而这是理想状态。一年三百六十五天,不是每天都能卖完六板豆腐。遇上刮风下雨,或者季节更替,都对豆腐生意有影响。再者,他娘长年辛劳,适当的休息很重要。然而他娘除非病到起不来,否则根本不会停下来。而他以前生病,他娘都是一直守着他,唯恐一眨眼他就没了,哪还有心情做豆腐。如此一来,每年能赚40多两就已经是极好。除开以上因素,还有各种税目,秦家还算幸运,祖上是农户,朝廷主要打击大商户,所以除非生意做得比较大了,才会入商籍。秦家这个豆腐铺子太小了,成功保留了农籍,税目自然也是依照农籍来。再除掉母子俩嚼用和各种零碎开支,这也是一大笔费用,他们没有地,吃的米粮都要花钱买,秦遇身子弱,要吃细粮,张氏会自己做衣服,去外面扯了棉布,买回来给儿子裁做。连平时用的木柴都要另买,他们这边靠南,冬天湿冷,没有木炭难捱得很,真是哪哪儿都要钱。张氏心疼儿子,隔段时间还会买些细腻的糕点,肉蛋更没缺过他,一年各种开销加起来要十多两银子。把开销减去,最后能余下二十多两银子都是好的。这还必须是在秦遇不生病的情况下。说起秦家的豆腐手艺,还要从秦奶奶说起,秦遇奶奶的家乡受了灾,逃难到这里,秦家收留了她,后来嫁给了秦爷爷,做豆腐的手艺也是她带来的,秦家挣了钱后,就在镇上买了间铺子,专门做豆腐。只是因为秦家人接连病逝,生前为了留住人,银钱流水般的花出去买药,可惜最后还是没留住,而家里攒的钱也耗得差不多,秦遇前几年生病,张氏一年做豆腐的钱堪堪把药钱填平。这两年,家里才有些余钱,秦遇好几次提起买驴,张氏也应下来了,奈何牛贩子没来,没驴可买,只能慢慢等。小说网www.w.com请牢记:小说网,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.
2022年07月19日更新
0万字
穿成洒扫丫鬟后
穿成洒扫丫鬟后
其他
元乐三十六年,夏,京郊别庄。下人房,屋里气氛凝滞阴郁,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药味。老者一声叹息:“高热不退,老夫也无能…”话未尽,床上昏迷的人忽然一颤,随后费力的睁开眼。叶音只迷糊听得 穿成洒扫丫鬟后全文免费阅读_穿成洒扫丫鬟后全文阅读免费试读 元乐三十六年,夏,京郊别庄。 下人房,屋里气氛凝滞阴郁,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药味。 老者一声叹息:“高热不退,老夫也无能…” 话未尽,床上昏迷的人忽然一颤,随后费力的睁开眼。 叶音只迷糊听得一段:“奇了奇了,莫不是回光返照,老夫再瞧瞧…” 随后她彻底昏死了过去,再醒来后,叶音成了顾家别庄里一个洒扫丫鬟。 原主也叫叶音,年十五,跟母亲王氏相依为命,平时话少沉默,喜欢吃黄豆糕。 叶音看着床沿坐着的中年妇人,对方皮肤粗糙暗黄,脸颊瘦削,衬的两颊的颧骨更高,看上去刻薄显凶。 但是那双疲惫的眼里布满了血丝,眼眶通红,眼下的乌青比眼袋还突出。她穿着一身洗的发白的灰布裙,但口中言语跟狼狈虚弱的外形截然相反。 “我之前就跟你说了,夏季一会儿热一会儿冷,让你注意,否则容易受寒。还有水也要拣热的用,你现在不好好养着,之后生养有你受的……” 王氏靠卖黄豆糕为生,嘴皮子利索,话不停地往外跑,整个屋里只有她的声音,噼里啪啦说一通,她深深皱眉:“我说的话,你记心里没有。” “你这丫头平时就闷,如今病了一回,怎么比之前还闷了。” “你也老大不小了,一天说不出三个字,以后嫁了人可怎么办。” “我当初想尽了办法才把你塞进别庄做丫鬟,就是盼着你能多学点东西…” 叶音缓缓垂下眼,王氏却误会是自己话说重了,让女儿难受,但她当娘的又抹不开面子,最后只得强行降了音量,有些生硬道:“是不是又不舒服了…” 话还没说完,她就忙伸出手摸了摸女儿的额头,没发热她才放心些。 “你想不想吃豆糕,娘这次过来给你带了些。” 叶音还没反应过来,不知道王氏从哪里拿出个油纸包,已经捻了一块喂到她嘴边。 叶音无法拒绝食物的诱惑,三两口吃完一个,王氏又抓紧喂,脸上也有了笑容,能吃东西就好。 半下午的时候,确定女儿真的转好了,王氏才依依不舍地离去, 叶音躺在床上,开始梳理原主的记忆。 原主和她娘原本是京城辖下一个小村庄的村民,五年前村里突发洪水,王氏只带着女儿逃出来,母女俩本来想回娘家,谁知道洪水之后爆发瘟疫,流民肆虐引发人祸。 期间官府就跟死了一样,没见个影儿。 王氏没法,只能带女儿跟着难民队伍进京。 京城没有想象中好,更何况王氏一个妇人带着更小的女儿。 母女俩日子过得艰难,王氏也越发泼辣。从最开始帮人浆洗衣服,到后面自己支了个小摊卖黄豆糕,甚至就凭着顾府别庄的管事无意间在她这里买了一回黄豆糕,王氏各种打听讨好,终于给女儿在别庄谋了份洒扫丫鬟的差事。 原主虽然内向,但踏实肯干,日子也渐渐好起来。谁知道前几日一场大雨,原主不甚受寒就去了。 叶音翻了个身,压下心里复杂的情绪。但没一会儿,屋里突兀地响起咕噜咕噜的声音。 叶音有点尴尬,起身在床头柜找到一包黄豆糕,时下糖精贵,所以豆糕不算甜,更多的是豆子的香味。叶音不知不觉就吃完了。这才重新躺回床上睡觉。 次日天晴,叶音听得屋里动静,也跟着起身。 冬儿诧异:“阿音,你怎么不再歇会儿。管事姑姑允许你多歇息两日的。” 之前叶音垂死的样子真的把她们吓到了。甚至许大夫都说阿音没救了,没想到最后又转好了。 冬儿至今都觉得很惊奇。 叶音不知道冬儿的想法,她麻利地穿好衣服,“我真的没事了。” 冬儿:“好吧。” 虽然是洒扫丫鬟,但叶音和冬儿的活不重,等到巳时,两人去下人厨房用饭。 没有三餐制,大部分人一天只吃两顿,巳时一顿,酉时一顿。 乡绅贵族除外。 叶音适应良好,跟末世比,这里鸟语花香,没有生命危险,定时有饭食,足以称得上世外桃源。 如果她的月钱能再往上涨一涨就更好了。 叶音不知道其他地方是怎么样的,但是主院这边,三等丫鬟每月八钱月银。 二等丫鬟每月一两四钱。 一等丫鬟也就是主家身边的大丫鬟,每月除了二两月银,还有四季衣裳,以及主家时不时的赏赐。 不过大丫鬟是主家从顾府本家带过来的,地位非同一般,叶音也没想往那个位置奔,她瞄准的是二等丫鬟。 非她志向低,外面还不知道怎么个光景,先过好眼下罢。 京城近处爆发洪水都能因为应对不及时搞出民乱,叶音对官府并没有什么信心。还不如这别庄。 毕竟别庄里的小主家乃是镇远大将军府的嫡幼子,顾家小公子顾澈。 叶音知道这些,得由于同屋的冬儿。 对方对小主家非同一般的推崇,提起小主家时眼里都在放光,不自觉地笑起来。 叶音明了。不过她没有点破,谁年少时候心里没有一片明净的月光。 平静的日子过得很快,得到好生修养,叶音的脸色也越来越好,不过… 管事姑姑看着面前的少女,眉头微拧:“叶音,你已经拿走了四个馒头,两个面饼,三碗粥。” 她怀疑叶音私藏食物,瞧不上对方贪这点小便宜,神情自然也不好看。 叶音低下头,半晌小声道:“…饿。” 其他人不忍,小声道:“姑姑,叶音她就是胃口大,我亲眼看着她吃下去的。” 冬儿也跑过来:“是啊是啊姑姑,您不信的话,可以搜我们屋子的。老鼠来了都发愁。” 最后一句俏皮话逗得众人笑起来,管事姑姑缓了脸色,既然叶音不是想占小便宜,她也没计较了。 但叶音能吃的名声也传开了,其他人见了叶音便打趣,这么大胃口,以后谁娶得起,怕不是把婆家吃穷了。 叶音不在意,反而是冬儿气了个够呛。 “什么人哪,又没吃他们家饭,嘴巴碎得很。” 冬儿拍拍叶音的肩:“你别往心里去。” 叶音笑笑:“我都不进耳。” 冬儿嘻嘻笑起来,两人说着话,大部分时间是冬儿说,不知不觉又说到了小主家身上。 “上次我在院子里扫地,公子打游廊里经过,穿着一身白衣,就跟话本里的神仙一样。” “我从来没见过那么好看的人…” 叶音不动声色打断她,她们在外面干活,叫其他人听到了,冬儿少不了被责骂。 冬儿不知是意识到了,还是没有,她笑道:“公子最心善了,你之前染了风寒就随便拿药对付着,一直不见好。还是公子发现院子里少了人,询问后得知你病重,特意吩咐人去外面请了许大夫来给你看病,你才捡回一条命。” 叶音微怔,还有这样的内情。 冬儿莞尔:“许大夫医术好,一般人可请不来呢。” “管事只让你付药钱,诊金都是走公了。” 叶音张了张嘴,随后才发出声音,干巴巴道:“公子大恩,叶音铭记。” 冬儿捂着嘴吃吃笑起来,“阿音,你刚刚的样子好像个小古板。” 叶音跟着笑笑。 之后气温越发高了。白日里烈日炙烤着大地,恨不得晒脱一层皮肉。 主家发了话,令府中下人在酷热之时回屋歇着,稍凉快些再干活。 下人房里,冬儿喝着绿豆汤,把小主家夸了又夸,眉眼都是笑。 “我就说公子是天底下最好的人吧,换了其他府院可不成。顶多就大丫鬟们能歇歇,咱们这些洒扫丫鬟可没这么好的待遇。” 叶音深以为然,出声附和了两句。 冬儿更加来劲,把她知道的美好词汇都拿来夸赞小主家。 叶音看着窗外的烈日,就算是炎炎酷热,这个时候劳作的人应该不会少。 也不知道王氏收摊了没。 原主和她娘没有根基,活下来都是万幸,手里攒的银钱根本不够租铺子。更别说王氏还要托人打听娘家的消息,总不能让人白帮忙。 哪哪儿都要钱啊。 “阿音,阿音?” 叶音抬眸:“怎么了?” 冬儿嗔道:“这话该我问你,你怎么又走神了。” 叶音盯着手边的空碗:“我饿了。” 冬儿:“……” 冬儿哭笑不得:“以前也没见你这么好的胃口啊。” 叶音不吱声。 忽然,头顶投下一片阴影,叶音抬头,冬儿叉着腰俯视她,一脸无可奈何:“走吧,我带你去找吃的。” “绿豆汤应该还有剩,每次厨房都会多熬一些,给谁不是给。” 叶音望着她,冬儿一张白皙鹅蛋脸,杏仁眼,小翘鼻,声音像刚成熟的甜瓜,脆生生的还淌着蜜儿,灰扑扑的丫鬟服也遮不住她的朝气和俏丽。 “谢谢。”叶音温声道。 冬儿摆手:“谢什么,我们是好姐妹。” 因为漂亮容貌和对顾小公子那点不能说的心思,冬儿跟主院里其他丫鬟的关系并不好。 不管是以前的叶音,还是现在的叶音都沉闷,嘴巴紧,做事也踏实。 种种原因下,冬儿很难不喜欢叶音。 在厨房转了一圈,叶音吃了个八分饱,冬儿用手绢擦着汗,忍不住抱怨:“什么时候才下雨啊,热死了。” 叶音跟着抬头望天,总觉得太阳过分烈了。 “往年也这么热吗?” 片刻功夫,冬儿的额头又浸出豆大汗珠,她哼道:“哪有,去岁可没这么热。” “真羡慕琴玉姐姐她们跟着公子,还能纳凉。” 传闻小主家先天体弱,既受不得热也受不得寒,夏日里成队的冰盆往屋里送。 叶音喉咙微动,她想吃冰淇淋。 这种念头在她们见到几个小厮抱着冰盆时,达到了顶点。 那冰盆也很讲究,不是一块垒一块的冰块,而是一整块冰被雕成山石的模样置于木盆中,不仅凉爽还美观。 叶音强迫自己移开目光,跟着冬儿离开。 忽然哎呀一声,众人还没反应过来,滚地的冰盆被重新拾起,叶音走向小厮:“拿好了。” 那小厮讷讷:“谢…谢谢。” 叶音带着怔愣的冬儿离开,回屋后,叶音右手一抖,一大块冰出现在空碗里。 冬儿目瞪口呆:“阿音你…” 叶音抬起头,眼睛亮晶晶:“冰水,你要不要喝。” 冬儿到嘴边的话一改:“我那儿还有蜜饯。” 不一会儿,两人捧着冰凉凉的蜜饯水,发出满足的喟叹。 同一时间,主院。 几个小厮立在书案前,把冰盆不小心掉落的前后讲了个清楚。 “公子恕罪,小的以后一定注意,再不敢有这种失误。” 书案后的男子瞥了眼缺失一角的冰盆,眸光微敛。 那哪是不小心摔的,分明是被人大力掰走了一块。 “下去吧。”清泠泠的声音抚平几人的不安,似山涧泉绕过心头。 几人退下后,琴玉犹豫道:“公子,奴婢将那残缺的冰盆放外间去。” “无妨,左右是要化的。”顾澈盯着缺口,眼里漾出点不明显的笑意,非得从“山腰”掰一块,还挺挑。
2022年08月13日更新
0万字
书架
书城
书单
我的